所有栏目

电影《三十七》 吸引观众持续观影

    电影《三十七》 吸引观众持续观影

    使用“三十七”作为片名或许是影片的一个失误,因为这个名字并不具备一目了然的辨识度。或许只有看过了影片,才会知道“三十七”所代表的寓意,它既是一个天籁之声的合体,又是一次心灵治愈之旅,还是一种相异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文化象征。

    《三十七》是儿童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相结合的电影。在目前国产电影整体创作背景下,影片《三十七》开始显露出某些不同,它开始注意到说教只能给观众带来心理排斥,电影创作应该采用或活泼或抒情的方式,让影片首先具备吸引观众持续观影的能力。

    充满魅力的草原歌声成为影片最突出的元素。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质朴悠长,绵延铺展在影片之中,成为驱散人心灵阴霾的微风。儿童天籁般的和声,既对儿童观众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和审美教育,对成人观众同样不啻为一场洗涤心灵的赞美诗。歌声让都市而来的母女远离了喧嚣,感受到了大自然,同时也更加深刻体验到亲情、友情的重要性。同时,时而出现的歌声场景又是影片叙事赖以发展的必要推动力。从初到草原听到的第一曲和声到影片末尾那达慕上的歌舞场面,再加上孩子思念母亲时的深情歌唱,刘晓庆饰演的蒙古额吉奥优用心灵之歌的完成的治疗,歌声成了影片情节推进和情感升华的节点,在制造情感氛围的同时完成了叙事任务。这种创作方式对于今后儿童、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无疑是有益的借鉴。

    影片在情感营造上的力度是深刻的,不过单纯的从情感治愈角度读解本片似乎削弱的其本应该有的深度,原因在于影片提出一个更具有文化深意的问题,即对少数民族语言甚至于各地的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比较于以往的那些实体物件或者技术,语言真正应该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对待,尤其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语言不单单是交流的工具,更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就像影片中的歌声,它们已经沁入了人们的骨血之中,而这些文化传承的基因是真正的财富。正像影片中所完成呈现的这个故事——当沉浸在现代化都市生活中的我们遇到了心灵创伤之后,或许这些只是存在与我们的记忆或是想象中的文化才真正的能完成救赎。

    《三十七》中有冲突矛盾,更有优美、抒情的自然风光和温馨场面,适合家庭集体观影。对于都市观众而言,确实有必要去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了。当横冲直撞的好莱坞大片连番冲击而来的时候,有必要换个口味,在质朴与抒情之中欣赏镜头下美丽的草原、天空、蒙古包,听一曲天籁之声,看一段心灵之旅。

【周末娱乐指南】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上映!《演员的品格》

刘昊然真的有龙了《驯龙高手3》首映礼,为男主角小嗝嗝配音有女

黄晓明否认拒演流浪地球:我都差点信了

华纳新片《大侦探皮卡丘》放新预告 新精灵大舌头、卡蒂狗现身

《流浪地球》反应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票房超4亿的白蛇:缘起2D版将停映,3D版本计划年内上映

《流浪地球》当 为何绝望自杀的是日本人,率先来救援的也是日本

韩朵朵台词重写大赛 流浪地球的台词太尬了… ​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