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娱乐网·育儿新知
所有栏目

全托给孩子造就“四宗罪”

    导读:当今,很多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全托。有些因为工作原因,有些却是想要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那到底全托会给宝宝带来什么呢?和小编一起来看下全托的“四宗罪”。

    案例一 从“将军”到“士兵”——上全托,让宝宝更听话?

    主要表现:  注意力不够集中,遇事没有主见

    发生时段:  入园后

    3岁的振刚,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小霸王”,有时主意上来,任何一个人都管不了他。例如,他说了,要看完动画片才睡觉,要听一个故事才准关灯,那就一定要这样才行。振刚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根本没时间照顾、管教他,爷爷、奶奶经常向振刚父母抱怨:家里的一切都要听这孩子的命令,好像他是个小将军,我们是他的士兵。他太有主意、太任性,这样下去不得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振刚父母认为,以振刚现在的情况,有必要把他放进寄宿制幼儿园,让他学学与人相处的方式,同时也能学些知识。于是,他们每月向当地的一家私立全托幼儿园交2000元,把振刚“全托”了起来。

    事件分析: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全托”后,会变得有合作性,会改变他不良的习惯。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在“全托”幼儿园里,老师作为成年人,始终控制着孩子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是绝对的权威,而且,老师很快会指定某个自己喜欢的孩子,由他来带领大家进行活动及生活、内务自理,其他的孩子就由主动变成了配合,渐渐丧失了思维的自主性,遇事喜欢往后缩,而幼儿园由于管理方面的需要,更是对这种退缩给以鼓励,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视自主思维的缺失为正常。这种隐性的伤害,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渐渐呈现出来。

    解决对策:在家庭环境中,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多与孩子商量,把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信服和自主判断。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加以强制。多让孩子自己计划自己的事情,家长在旁边充当鼓励监督的角色。

    案例二 全托幼儿园,给宝宝带来无法控制的情绪化

    主要表现:人格机构中情绪和情感的极化,精神障碍

    发生时段:脱离基础教育后

    当年,小郭夫妇是从外地来这个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同一所学校做教师。女儿3岁多时,他们学校需要上“等级”,工作一下子变得繁重起来,没办法,他们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制幼儿园。他们想,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知识,起步要比其他孩子早,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比自己更好的未来。

    然而,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孩子不愿进幼儿园。她不愿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她认为爸爸妈妈在幼儿园门前离开后,就再也不会回来。孩子哭得小郭夫妇肝肠寸断,真想带着她一走了之。可是,钱也交了,而且现实情况的确不允许两个人带孩子,所以,还是硬起心肠,把她留下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小郭夫妇经常能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

    “您女儿不吃饭,只要没有活动,就跑到幼儿园门口去等你们,说什么也不愿回教室。”老师的语气里带着焦虑,同时也有些夸耀、表功的成分,“后来是我把她硬拉回教室的。晚上她也不愿睡觉,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休息。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她管好的。”

    “谢谢,”说这两个字时,小郭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让您多费心了。”

宝宝打疫苗后为什么会发烧等不良反应?

维密糖糖二胎产子 晒出小儿子照片尽显母爱

杜若溪产女 严屹宽发博:八斤七两大胖妞前来报到

男童误喝蚊香液 这些危险品别让孩子碰!

母乳的保存方法 教你母乳储存的科学方法及食用方法

婴儿不吃奶瓶怎么办 13大方法轻松让宝宝爱上吃奶瓶

李天一是谁的儿子?李天一父亲是谁?李天一真实年龄及照片

宝宝头围标准表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