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流行女主外男主内。除了在家当领导,瑞典女人在事业上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瑞典,踢足球的女孩随处可见;在政界,瑞典女议员、女部长的比例都接近50%。在商界,虽然企业高管中的女性不多,但中层管理人员却是女多于男。比如在瑞典爱立信公司,男工程师的上司往往是女性。
在瑞典鲜见美女“傍大款”现象,女人们既然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何苦要去“傍”人呢?更何况,瑞典也没那么多的“大款”让人去傍,大家都挣得差不多。不过,瑞典女人也并非事事顺心。尽管目前该国有七成妇女参加工作,但有不少服务行业的人只干半天活,比如在瑞典全国的鞋店中,96%的销售员是女性,其中半职人员高达77%。这些人目前还在为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发愁。
“男人避难所”解除心理危机
既然瑞典女性在家里家外当了领导,男人自然免不了会受“欺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名为“男性综合征”,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有研究表明,这是“由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导致的”。瑞典人为此特设了“男人避难所”,专门对患有“男性综合征”的人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意相当红火。
当越来越多专门针对男性的诊所开起来后,有人意识到,“男性已成为女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所以瑞典在本世纪初开始出现“男权组织”,他们同样打出“男女平等”的口号,矛头直指家中的野蛮女友或夫人。不过比起女权组织来,瑞典的男权组织还没有形成气候,许多组织都是刚刚成立不久便“夭折”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男性一样,瑞典男人也很好面子,真正请“组织”出面打抱不平的人并不多。
瑞典之外还有女权王国
虽然瑞典“阴盛阳衰”很明显,但和北欧地区的另外两个国家挪威、芬兰比起来,瑞典男人的日子其实还好过一些。比如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快餐店里带孩子的顾客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地铁站里还有这样的告示:“这里不流行女士优先”。意思是说你没必要去帮女士提行李、开门,更不要在公交车上给女士让座,否则会被认为不够尊重女性。而在挪威的一些渔村,很早就有一个传统,即男人必须在周末做家务,否则会被邻居嘲笑为偷懒。这些事在许多亚洲男人听来,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