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成本太高 “拼婚”却实用节俭
“拼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婚礼,而是婚期相近的新人们,相约一起拍婚照、一起买烟酒、一起订酒店、一起度蜜月,通过“拼婚”享受优惠的团购价,降低结婚成本。“拼婚”潮流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当下,更是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节俭主义”精神……
“拼”婚照
家住海关路的李女士早在一个月前,就在网上发出“拼婚”帖子,寻找“知音人”一起筹办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已征集到5对新人,他们正打算利用国庆假期一起去拍摄婚纱照。
李女士说,眼下结婚费用高,她和男友刚刚参加工作,积蓄不多,再加上每月两千多元的房贷,经济压力较大,结婚的各项开支都要精打细算。之前,李女士在影楼看中一套2899元的婚纱套系,后来,她通过网络找到婚期相近的5对新人,享受到婚纱店的团购价,最终以2099元的价格定下了这套婚纱套系。
李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拼婚’很成功,省了800元钱,婚纱照的外景拍摄地在济南的红叶谷风景区,就在我的母校山师大附近,感觉很亲切” 。
“拼”婚庆百货
在高新区工作的刘先生,今年28岁,准备今年十一结婚,昨天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拼婚方式——和其他新人一起拼婚庆百货。“虽然我的婚礼只有18桌,来宾 200多人,但是烟酒糖茶等婚宴用品的预算却不少。我准备到琵琶山大市场去买喜糖,在批发市场买东西,杀价功夫一定得过硬。”刘先生说。
刘先生还告诉记者,他担心自己人单力薄,买的东西少,讲价时没有底气,于是他便召集下半年结婚的同学一块去买婚庆百货。“我们一共是三对,全加一起的话,快100桌了,别看单个才省几毛几分的,算下来比我单独买,能便宜几百元呢。”刘先生说。
“拼”婚宴
刘欣和张阳是高中同学,毕业后又进入市区同一家银行工作,两人的朋友圈基本相同,她们从去年就开始筹划要一起举行婚礼,今年四月份,刘欣通过朋友的关系预定了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婚宴,但由于自己的婚宴只需要23桌的宾客,整个大厅一半都浪费了,为此她和张阳商量把两场婚礼一起办,这样能省不少。
张阳告诉记者:“其实一起拼婚宴,主要就是为了省钱又好看,在四星级酒店举办婚宴是许多新人的愿望,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会欣然接受,再说我和刘欣是闺蜜,共同举办婚礼,肯定非常热闹,我对婚礼满怀期待。”对于婚礼之后的蜜月旅行,刘欣和张阳也打算去同一个地方,拼在一起,享受旅行社的团体折扣价。
拼婚一族的渐显和当下新人们的思想转变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过去老人家都认为,新人结婚,最好什么都是新的,包括新娘装,新被褥,新家用电器等等,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而一对新人结婚时,已经很少能有全新的东西了,比如结婚场地一定不是新的,拱门,场地布置也不可能全是新的。
从成本经济角度讲,“拼婚”可以降低婚礼置办成本,群体出动,往往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讨价还价的余地会更大;从文化心理层面讲,一方面,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网络交友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拼友”都是通过网络结识的,另一方面,这也是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时髦的一种表现。